
的确,一字之变非全无价值,但也谈不上是创新性举措,仅是浅层面地“换汤”而已。“上海”到“上汽”的转变更多反映的是上汽想要利用旗下合资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来提升集团整体品牌价值的需求。同时,这与提振市值和发展自主品牌并非毫无相关,随着中方对合资合作中自身地位和作用的逐步自信,上汽推动自主业务发展的意识也进一步强烈。走完此步棋,后续涉及根本的“换药”也要按照规划一步步实施,坚持长期持续性地投入和布局上汽乘用车等弱势项目才是根本。
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要利用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在名称上拉近与合资公司的关系,荣威、MG等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品牌溢价能力,那么上汽整体的品牌价值也就得不到实质性提升。自主业务不振,没有核心竞争力做支撑,上汽仍是一座未落到实处的“空中楼阁”,如部分人士所言,充其量只是个“投资公司”而已。
所以此次“换汤”效果如何,要看上汽后续的战略布局,品牌建设成绩及产品技术、品质是否有实质性提升。(来源:中国汽车报 责任编辑:张扬 QQ:602867404 E-mail:dahe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