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汽车3.15回顾 维权之路仍然严峻

言论 2015-03-13 09:46
 
 
   大河车城讯:我国已经连续问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将中国看成是“新兴战略高地”,并纷纷在华投资建厂。但繁荣表象的背后,随着汽车消费的成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根据央视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汽车类维权已成为主要热点,总投诉量在各消费领域中列前五,甚至是前三之位。其中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安全问题、汽车售后服务等方面,如主要零配件质量缺陷、配件来源不明、售后养护价格不透明。

  正是汽车厂商“巨无霸”级别的体量,消费者在维护权益时,缺乏旗鼓相当的“话语权”,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厂商和用户之间的矛盾, 维权无门之下,更有消费者采取围堵车企办公地、4S店等过激方式。“维权难”成为当下最为诟病的话题。

  以下事件正是一年来我们密切关注的“维权案例”,在3.15来临之际,为大家全景展示来龙去脉,希望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一份正能量。

  一、“翼虎之殇”

断轴的翼虎

  2013年下旬,被长安福特寄予厚望的主销SUV国产车型——翼虎,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断轴事故,对于一款颇具有影响力的“明星车型”,因自身质量缺陷,竟恐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严重程度不言而喻。

  即便如此,长安福特的回应还是让业界一片哗然。危机发端时,其多次表示“多起事故均为交通肇事引起,而非车辆产品质量问题”;而后随着事件不断发酵,长安福特才终于松口,表示事故原因“国产翼虎前转向节生产材料,未能符合材料强度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并宣布召回约8万辆,产自2012年9月21日-2013年11月13日区间的翼虎车型。

  但去年至今,翼虎断轴事故并没有停止,又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问题仍出在被车主们称为“妙脆角”的前转向节。另据媒体报道,更有晚于2013年11月13日后上市及已更换了新转向节的翼虎车型也出现“断轴”事故。但遗憾的是,长安福特近期却并未能有明显举措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2014年,长安福特在华确实取得不俗业绩,但通过“翼虎断轴”事件,也暴露出厂家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试问:对消费者的责任心去哪了?!

  二、“2014·通用在华深陷召回门”

  2014年1-8月,因“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供应商零部件安全问题”等,上海通用即宣布召回33.4万辆车,且涵盖旗下各级别车系。同时其母公司通用汽车,也在去年上半年于全球范围累计召回44批次,总量高达2000万辆之多。其中,由于点火开关隐患召回的汽车数量就多达650万辆左右。

  2014年8月2日,通用汽车一家中国供应商工厂因安全生产问题发生爆炸,导致71人死亡,186人受伤,此事件在中国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在车辆频繁被召回的前提之下,零部件工厂的爆炸再次令通用汽车的产品质量遭受深度质疑。

  尽管上海通用背靠中国销量第一的上汽集团,且“习以为常”的召回事件并没有太影响其在中国的整体销量表现。但如此大规模、高频率的召回,对企业和品牌,都将造成极为深远的负面影响,2014年通用可谓负面缠身,此对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影响不言而喻,品牌力恐已由此进入下行通道。并最终让消费者感到“不再信任”。

  三、“速腾召回面面观”

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就召回举措进行讲解

  去年,一汽-大众主销车型速腾,也遭遇了断轴事件。虽然至今,事关如何根治速腾断轴仍无最终结论,但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为首的大众在华管理层也公开亮相解答质疑,并提出解决方案,且对某些被舆论误读的并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进行正面解答,并就消极的社会影响致歉。

  四、“大众进口车乱象之——展车当新车卖 消费者维权“精疲力尽”

消费者所购的大众尚酷车型

  近段时间,有关进口大众渠道纠葛戏码不断上演,情节曲折反复不乏看点。中国经济网在去年的一篇有关消费者维权报道,也已揭示了进口大众混乱的渠道管理。

  进口大众于合肥的4S店竟将一辆参加过展会的“旧车”,在消费者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当做新车出售。消费者察觉后,该4S店仍百般抵赖,无奈的消费者只能通过法律武器予以维权。

  据当事人单女士反映:“消费者维权太难了,进口大众4S店根本就无视消费者权益,更不用提什么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承诺”。从事发起,单女士累计拨打了100多次官方热线,但却从未得到哪怕一次正面回复,从来都是用“好的,我们稍后会给您反馈”等话语搪塞。

  最终消费者获得了退车,外加保险等各项费用共计10万元的赔付。从事发到最终赔付,一共历时14个月。当事人单女士用“精疲力尽”4个字概述此间心路历程。(来源:中经网 责任编辑:张扬 QQ:602867404 E-mail:dahecc@126.com)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