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雷凌揽下3万辆订单 助广丰冲刺40万目标

言论 2014-10-15 10:36
    大河车城讯:强大的“后来者”会成为“搅局者”,雷凌正走在这条路上——截止到9月底,刚刚上市不久的雷凌,已经揽下3万辆的订单,这在A级车尤其是日系车阵营当中较为少见。

   对于雷凌首战的成绩,广丰副总经理松井秀司认为已达到预期,并表示“这个细分市场的约有500万辆的规模,雷凌自然要分一杯羹。”——据数据显示,2013年国产A级轿车销量共实现695.46万辆,是国内细分市场中最大一块蛋糕。

    广丰要实现更大的跨越,除了传统的凯美瑞、汉兰达持续发力之外,A级车必然成为其另外一根最重要的支柱,即便广丰是主流车企中最后一个完成A级车布局的车企。

    A级车市场固然诱人,但竞争也最为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20多款车型在抢食这一细分市场。

    即使如此,这款源于北美高于北美的雷凌,仍然被寄予厚望。广汽丰田总经理小林一弘在上市仪式曾表示,广丰目前考虑的第一步就是计划雷凌上市第一年获取15万辆的销量。

    他甚至透露,雷凌未来的目标是争取要实现年销量20万辆,这就意味着雷凌可能超过凯美瑞成为公司销量第一大车型——这相当于是广丰今年全年40万辆销售目标的一半——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雷凌预计将完成4万辆左右的销量,助力公司完成40万的销量。

    雷凌的底气:源于北美高于北美

    那么从未涉足A级车的广丰凭什么对雷凌这么自信——诚然,一款畅销不衰的车型,就其根本产品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而雷凌的出身恰好能说明其十足的底气。

    1970年,卡罗拉在美国和日本同时换代,美国版本的corona也和日本版统一命名corolla,卡罗拉在1972年推出1.6升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115ps,这款车被命名为Levin(TE27),开创了Corolla运动风格车型的第一步,它在和日本版本的卡罗拉做出差异化的同时,也结束了丰田汽车在美国的混沌年代。

    在这四十年来,丰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由1970年的19.67万辆增加到2007年最高250万辆之多,不仅一举超越克莱斯勒成为美国第三大品牌。也在这一年以920万辆的销量超过通用汽车晋升全球王冠。

    在这其中,一款传奇的车型诞生,它不仅仅是corolla的最初起源,也造就了卡罗拉品牌的传奇,按照目前卡罗拉全球销量逾4000万辆的总量计算,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卡罗拉总量超过1200万辆,毋庸置疑地排在第一位。
   

    在丰田汽车美国历年销量中,北美版卡罗拉也是仅次于凯美瑞的排名第二车型,从1970年之后开始,卡罗拉一直力压思域、福克斯等强劲对手,牢牢保持美国中级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如今,这款带着一身荣耀与传奇来到中国的车型已经开始在广丰正式投产,并以“雷凌(Levin)”的名字角逐竞争最为激烈的A级车市场。

    根据产品资料表显示,中国版本的雷凌和美国版本的卡罗拉之间还有所不同,作为丰田汽车面向未来的MC平台第一款中级车,雷凌比美国版本的卡罗拉在技术与运动性能上要更为领先一步。但是在外形上,雷凌与美版卡罗拉之间除了前脸的细微差别,别无不同——这或许便是雷凌宣称的“源于北美高于北美”的缘由。

    雷凌这么多年能在美国能够大获成功,已经证明其产品力,那么经过过本地化改造后来到中国的雷凌,产品力自然也不会弱。

    早前,在参观广汽丰田工厂时,我们还发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雷凌其实是与凯美瑞实行共线生产的——一般来说,共线生产的车型均能保持同样的出品水准。

   凯美瑞作为J.D. Power 2014年美国车辆可靠性调查的新科状元,不止一次被评选为“美国故障率最低的轿车”、“质量最好的轿车”、“产品质量Top 10”。而在国内,诞生于“丰田全球品质第一生产线”的凯美瑞,在J.D. Power发布的2012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VDS)中,同样在高端中型车中排名首位。

    除共线生产之外,雷凌也跟凯美瑞一样,同样享受同一套的广丰品质保证体系及供应商品质管理体系。换言之,有凯美瑞作为“背书”,雷凌的品质自然也显而易见。因此,其底气十足也在情理之中。

    雷凌的营销:带着互联网气质

    光有产品力还不够,适当的市场营销手段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对于雷凌的营销,广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表示,“史无前例的一次产品营销,所投入的营销资源已经过亿”。他认为,目前在A级车市场中,随着产品趋同度不断提升,营销成为制胜的重要法宝。从今年年初发布“闪电标”,让消费者接受雷凌这一新产品,到产品的预售,再到雷凌上市时好莱坞营销短片《雷凌》的发布,广汽丰田营销一直在创新。

    雷凌店头上市当天,除了在13个城市同步举行上市发布会之外,还专门开辟了天猫旗舰店、唯品会官方店等渠道,并为雷凌粉丝准备了多重购车礼遇,比如“雷凌好易购”、“雷凌返利购”等专属购车政策。
   

    松井秀司透露,从互联网获取的销售线索,通过销售店的跟进,最后成交的销量,有些的地区已经占到了总体销售的35%。

    “从雷凌订车用户的年龄来看,顾客的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男女比例是7:3,男性车主占70%。1.6L和1.8L的预订比例在7:3。”松井秀司认为雷凌的客户定位准确,绝大部分都是80/90后。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雷凌的营销总带着互联网气质,原因很简单:中国的80/90后是成长于互联网的一代年轻人,而雷凌的客户正是这一群人。

    事实上,自致炫发布以来,广丰对于中小型的营销就愈发显得游刃有余。目前致炫的月销量稳定在7000辆左右,“在小型车的两厢车的市场中,今年1到6月份致炫获得的市场份额是7.8%,应该是仅次于POLO的,排名第二名。”松井秀司说。

    作为中小型战略第一款车致炫的成功,也为雷凌注入了强心针,让广丰对中小车型战略更有信心——到2015年,广丰销量要达50万辆,其中中小型车要占到整体销量的40%以上。

    由此看来,雷凌不仅是广丰今年十周年的献礼,更是其实现公司跨越的关键一步,“雷凌是迟到者,但却是营销的领先者,我们会通过营销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李晖说。

    对于搅局者雷凌而言,其“一席之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来源:网易汽车 责任编辑:马海娜 QQ:1814394508 Email:dahelp@dahelp.cn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