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豪车降价仅是应付调查?反垄断让车企难“危情

言论 2014-07-28 14:03
 
 

  大河车城讯:7月份以来,奔驰捷豹路虎奥迪等高端豪车品牌接连宣布整车、配件或保养价格下调。多家车企表示,降价是为了回应国家反垄断部门针对汽车行业进行的调查。记者采访发现,少量品牌的试探性降价幅度偏小,国内售价仍远高于国外市场。面对即将落地的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与处罚,车企可能不仅要"出汗",还可能面临"出血"的代价。

  豪车降价后价格仍远高于国外

  7月上旬,梅赛德斯—奔驰对保养服务的价格进行了明晰和调整。7月25日和26日,捷豹路虎中国和一汽大众奥迪宣布整车和原装配件价格下调。

  其中,捷豹路虎中国将从2014年8月1日起,对包括"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人民币20万元。而国产奥迪品牌的价格下调将从8月1日起实施,但仅限于配件价格,其中奥迪"A6LTFSI舒适型"的"2.0升TFSI"发动机价格将下降22%,"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将降价38%,车身总成降价16%,"ABS单元"将降价25%。

  记者26日和27日在北京捷豹路虎奥迪品牌4S店看到,此次主动降价后,豪车价格仍远高于国外市场。

  除了整车价格依然畸高,配件价格下调后,国产奥迪的"零整比"也仍然较高。以奥迪"A6L"为例,该车型的"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

  试探性降价仅是应付调查?

  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试探性降价,仅仅为了应付反垄断调查压力。而捷豹路虎中国和一汽-大众奥迪明确表示,降价是为了主动配合、回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针对汽车行业进行的反垄断调查。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苏华和相关行业协会专家表示,车企在中国市场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而记者了解到,

  201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反垄断局就开展了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经过两年多的详细调查,国家反垄断部门最近将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对部分整车生产企业和配件生产企业开出罚单。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一些车企频繁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能用主动降价的方式表现出良好的姿态,以避免反垄断执法处罚,这可能是车企最近集中降价的主要原因。

  车企"出汗"还是"出血"?

  仅靠试探性降价,车企光是"出出汗",可能难以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在中国反垄断调查与执法日渐完善的基础上,未来一些在中国市场定价畸高的车企,可能将面临"出血"的惩罚。与此同时,专家提出,只有修改饱受诟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才能和反垄断调查执法相结合,打破部分车企在中国高价卖车、修车现状,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去年,包括大众宝马奔驰捷豹路虎等车企在内的一大批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利润更是占到其2013年全球利润总和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反垄断处罚,车企无疑将面临"大出血"。

  "零整比"或引发车险领域改革

  近期豪华车市场整车价格和售后价格"跳水"的消息不断。看来,除了市场竞争需要外,汽车"零整比"这颗小石子,在中国汽车市场深水区激起了涟漪。

  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最高达1273%的"零整比"暴利触目惊心。

  "零整比"掀起这么大的涟漪,引得汽车巨头接连降价,而"零整比"还会在哪些领域掀起更大的波澜?现在看,车险领域无疑有很大可能性。此前,保监会有关领导表示,商业车险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方向,赋予并逐步扩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拟定自主权。记者认为,"零整比"数据的发布,为未来车险费率更加市场化提供了关键数据的支撑。

  消费者应当注意,在选择同等价位竞争车型的时候,如果购买那些"零整比"过高的车型,一旦车险加入"零整比"的因素,同样价位的车,"零整比"高的车险费用理论上也应该更高,而这种高是贯穿汽车使用周期的。因此,消费者在选车时,除了比较整车价格、优惠幅度,也应适当考虑"零整比"这一要素。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网站曾在6月底公布了《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四条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指出:鼓励汽车维修配件自由流通。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标或标示的独立售后配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应当说,这一条款直指整车厂和4S维修体系对零部件的垄断,体现了保护消费者利益、鼓励自由竞争、彻底打破售后垄断的决心。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