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汽车经济》张久
这两天车圈里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关于速腾后悬架的相关声明》了。
《今日早报》以《6月速腾成投诉“重灾区”》为题写道“此声明一出,网友一片哗然。有网友表示,一汽大众不去反省自身出现的问题,简单地把出现的后悬架断裂的情况都归结为‘个案’,甚至将用户的反应称为‘有意散布的不实信息’,与去年和长安福特在处理翼虎断轴事件时发布的‘不信谣不传谣’的声明何其一致。难道,一汽大众也要重走长安福特翼虎断轴的老路不成?”
在新浪微博上则有网友@一汽-大众 “你好牛逼啊,车主们盼了几个月盼来你这样一段回复,研究了下你这段话,第一段告诉车主断裂还属个案,如果还有断的通过三包解决……”
同时还有电视报道:黑龙江都市频道关于新速腾非独立后悬挂频发断裂的报道视频、 新华网: http://t.cn/RPUJOwC 、新浪新闻:http://t.cn/RPU64PF ……
一位广州的媒体人在微信中写道“建议一汽-大众就此事件召开一场开诚布公的媒体沟通会……效果会比只发表这种不明觉历的声明好。”
我还注意到仅在新浪微博前述网友的那段微博当天就被转发10244条,评论3405条。至于阅读量有多少,读者则可以自己去估算了。
这就是我看到的部分媒体人对《声明》之后的反应。
就在看到前述微博时,我也有一种冲动:“我也准备写一篇‘谁该为‘傲慢’买单’或叫‘车企与媒体的诡异关系’文章”。而看到我这样跟帖的同行除表示“期待”文章早日发表外,竟还有同行先后从河南、山东和四川打来电话提供素材。一时间大有痛批部分车企公关各种不作为和瞎作为之势。
在这里我就归纳一下,既代替我的作文,也与车企与媒体人与网友一起探讨一下,以便成长进步——
1.当今车企和媒体的关系健康吗?车企品牌做大了有没有长脾气或滋生傲慢态度?对消费者和媒体人的舆论监督有没有放在眼里?媒体人究竟是法官还是客观的舆论监督者?这其中主要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
2.车企公关人员在前述矛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们平时又做了哪些事情?是不作为,还是乱作为?你们的公关水平够职业,还是过于职业?当然你们也可以反问:你们媒体人都够职业水准吗?
3.平时车企公关是如何给媒体和媒体人排座次的?车企危机公关出现时拿了你们那么多好处,比如安排坐前排、坐主桌、出国,还给广告的人都在干什么?
4.自媒体时代北上广以外的媒体还是那么不受待见吗?你们知不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在你们眼里什么样的媒体人,才是车企真正的朋友?那些“主流”、“强势”的媒体“联盟”或“智库”,真的都是“意见领袖”吗?热衷于敬酒甚至“献身”的,与那些善于做内容的,哪个对你的前程或你所在车企的发展更重要?同样各种媒体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媒体人多如牛毛,都能靠这个汽车圈喂饱吗?你掘金的独门绝技又是什么?什么又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实际情况是汽车媒体和汽车媒体人越来越多,车企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但汽车广告却是越来越少了,如何养活那么多的汽车媒体人?
5.你在的那个平台或品牌牛等于你也牛吗?你能在那里牛一辈子吗?其实这个问题包括要问媒体人?
更多问题大家可以一起问,一起答。一时不敢问就藏在心头,至于答案也一样,也可能早就有了,不方便说也就算了。
最后咱也“声明”一下,以上问题绝不仅是问一汽-大众的,其实是在问整个汽车圈,也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