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名驾驶宝马车的女子因为四元停车费的事,对两名收费员拳打脚踢。这件发生在郑州的事儿经媒体披露后,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实,诸如此类的司机打收费员、收费员打司机的事情在郑州并不罕见,近年来这样的案例也常常见诸报端。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根源,还是由于郑州收费停车场乱象丛生有关。据观察,目前的收费乱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个“P”就收费,收费停车场随意性过强。生活在郑州的市民都会发现,不管哪里开个上点规模的饭店,收费停车场就会随之建到哪里。不止饭店,不管哪里开了一家酒楼、医院、学校、公共娱乐场所、行政办公机构等等,停车场就会随时设到那里,放个“P”字牌就大张旗鼓的收费。
以前不是停车场的地方一夜之间成了停车场?有没有规范合法的手续?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收费停车场都是谁审批的?物价局和交管局知道吗?对此,广大市民颇有微词。
二、“画条白线”就收费。与随意放置“P”字牌收费相比,“画条白线”就收费的行为更让市民难以理解。由于很多社区停车场预留较少,因此很多市民不得不把车辆停在社区门口,可大家想不到,家门口的道路竟然也变成了收费停车场。甚至很多停车场连个停车场的“P”字牌都没有,直接画上白线就开始收费。这样的停车场设置合理吗?
三、社会停车场过少。与每天近2000辆的机动车上牌量相比,郑州的公用停车场呈现严重短缺的供应矛盾。不少市民到一些政府和行政机关办事儿的时候,车进不了机关大门,附近又没有停车场,停在路边又会被贴罚单,很多司机对此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这也是造成司机与停车场收费员对立矛盾的原因之一。
四、收费标准不透明。很多司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郑州不同路段和地段的停车场收费,有些是按次收费,有些则是按小时收费的,有些路段和地段停24小时车收费甚至达数十元。具体收费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每个停车场在制定收费标准前有没有公开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有没有举行听证会?有没有通过大众媒体或相关手段向社会公示过?由于种种不透明,不少收费员也趁火打劫,收费的随意性很强。
五、收费停车场状况糟糕。在郑东新区西三街和商务外环交叉口有一个露天收费停车场,场内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场所既没有美化、也没有硬化,一下雨到处都是水塘,然而还理直气壮的高昂的停车费。停车场也应该是一个服务机构,司机停车交费属于一种合同消费行为,那么停车场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车辆需求,能否不收费?这样的收费合理吗?诸如此类的停车场在郑州并不罕见,除了马路边的停车外上,不少停车场的场所状况很不尽如人意。
最后,我希望交管等相关部门能尽快制定郑州市停车场区位图,郑州市内有多少停车场?都在什么具体位置?能停多少辆车?收费标准是怎样?联系电话多少等等,所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合法停车场都应纳入地图上,一则司机可凭此地图顺利找到停车位,而是由于提前了解收费标准而减少了与收费员之间的摩擦和误会,三则司机可以提前给停车场打电话,省得到了停车场无处停车。(大河车城网首席评论员 民进河南省委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司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