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雾霾当头倒逼车企高度重视环保排放

言论 2014-02-11 10:18


        大河车城讯: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霾”最应该成为年度汉字。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从华北到华中再到西南,不同城市的空气都有着类似的朦胧景象和带着相似的气味,这一切全是雾霾天气的“功劳”。而就在几年前,“雾霾”这个词儿我们还觉得十分陌生,但如今它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气象术语。

        2014年的第一周,笔者所在的城市也在霾重度污染中度过。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唤起了社会各界对空气污染进行系***理的强烈诉求,以治理PM2.5为目标的环保行动已刻不容缓。而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整治雾霾需除了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我们的车企方面通过技术提升来尽量减少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

        在政府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诸如1月1日起国内汽油全部升级为国四汽油,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的产能以及部分城市已出台限购、限牌、限行等调控私家车等举措来治理雾霾,但仍然存在诸如尚无法明确雾霾的真正成因和组成成份等很多不完善之处。在从消费者角度,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而在汽车企业层面,在新能源汽车远不到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之下 ,强化现有传统动力汽车技术的升级,无疑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键。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虽然目前汽车尾气是否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还存在争论,但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因素之一,无疑是事实。从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甚至能够实现汽车尾气的完全零排放,但由于电池技术、成本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中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无论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情况还是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销量数据来看,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率都不及前期的规划。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仅为17533辆和17642辆,还不足汽车总销量的千分之二。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微博)的看法:“虽然政策一再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来看,达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实现产销50万辆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汽车企业强化现有传统动力汽车技术的升级,无疑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键,也是体现其企业社会责任最好的时机。从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来看,实现传统动力节能和减排的有效案例早已有之,如倡导“蓝思·众享”的节能环保理念的上海大众推出的新朗逸、新帕萨特和全新途观等车型的蓝驱技术版。蓝驱技术最为关键的两大核心分别是驻车启停及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前者能够在停车等待时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实现静止驻车时的零油耗、零排放;后者则能够将刹车制动时损失的部分动能以电能形式加以储存,并在车辆加速前行时藉此提高加速性能,从而实现了更低的燃油消耗及排放的同时,又达到经济环保的双重目的。由此可以说,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降低汽车能耗和减少排放是责无旁贷,也是能够有所作为。

        雾霾整治已经迫在眉睫,但整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政府、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长期行动,需持之以恒。雾霾治理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履责,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更需要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相关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还我们自己原本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来源:腾讯汽车  责任编辑:涵晖  QQ:602867404  E-mail:dahecc@126.com)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