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公车采购应从产品力和品牌力上着重考虑

言论 2013-03-20 09:12
     大河车城讯:国家公务员坐本国品牌汽车,这件看似天经地义并在其他国家已实践多年的事,终于要在中国实施了。前不久,习近平主席一句“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的话,令大家再次对已出台了一年多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期待起来,期待“两会”过后,《目录》中的412款自主品牌车型不再停留在“征求意见”阶段,而是真正成为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公务用车。泱泱大国的公务人员能够真正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

  这种期盼并非简单的民族情绪,中国品牌的汽车早已走出了低质低价的怪圈,至少在产品力上与合资企业已完全可以同日而语。比如造型,自主品牌已摆脱了模仿的痕迹,很多车型均出自国际知名汽车设计机构。更有埋头苦干多年的中国研发人员已从学习走向创作阶段。

  有了这么好的产品,为何某些公务员还认为坐自主品牌汽车“档次不高”、“面子不好看”?为何《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一直在“征求意见”?而迟迟无法落实?部分原因是自主品牌的品牌力较弱。与国际品牌动辙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品牌只有短短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历史。而在这几十年中,除了生而高贵的红旗轿车,其他车型一出生就与低质低价纠缠。虽然近几年,自主品牌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要摆脱人们的既有印象仍需时间。而且,品牌不像产品本身那样短时间即可改变,大家对一个品牌的认可往往需要几十年。当通用、福特、丰田一个个百年老店张口就能讲出一堆品牌创始故事时,中国品牌的文化积淀似乎稍显贫乏。

  但正因如此,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才势在必行。一个汽车制造厂遍地开花、有着2000万辆市场容量的国家,公务员均坐外国品牌,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当一百年后,荣威、红旗讲述自己历史时,一句“国家公务人员的率先垂范起了重要作用”,不知会不会令现在的公务员倍感荣耀。

  不过,不管公务员们愿意不愿意,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去年入选《目录》的412款车型哪些在采购中更具竞争力呢?本刊编辑认为,在价格满足国家标准后,应从产品力和品牌力上着重考虑。(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马可  QQ:602867404  E-mail:dahecc@126.com)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