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细内容

投稿

【鉴闻】“泰山”压顶,4S店“集体大逃亡”迹象日益明显

要闻 2015-05-29 15:58

大河车城讯:相比股市的疯狂与楼市的回暖,中国车市陷入落寞,其正在经历着最近几年的“最坏时代”。作为汽车销售链条上的重要一环,4S店们也正面临“生死劫”,虽不乏积极自救者,但经济放缓、库存高企、资金紧张等内外因素的夹击下,关门、卖身、跑路、拖欠工资等字眼也在4S店领域内高频出现,全国如此,河南市场亦未能逃脱。

以郑州为例,市场容量相对较大,但因前几年大量资本进入,供大于求严重,致使部分4S店度日如年。不过,除少量陷入民间金融和杠杆使用过高的入局者,关店之忧虽不似各地市般严重,但两级分化已日趋明显。在其他多个地市,“问题4S店”此起披伏,负重者前行者更是大多数,更为严峻的是,一场大逃亡才刚刚开始。

遥望2008年,彼时4万亿、免购置税、国家补贴等强刺激手段,对汽车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时隔多年,经济周期轮回,车市也已从增量市场转轨为存量市场,但保增长的大氛围下,消费市场依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增长极,不知陷入困境的4S店们能否捱过这个寒冬,盼来另一番天地?

仲夏来临,汽车4S店们正在经历“寒冬”,这其中也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大品牌”。先来看看公开报道中全国层面的4S店的处境--

以世界第一汽车厂家丰田汽车为例,这个无论是品牌知名度和质量还是销量和社会拥有量长期在中国甚至是全球各经济体汽车市场都是排在前几名的,可目前丰田的经销商日子一样不好过。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员部主任宋涛的说法,在一汽丰田的523家经销商中,95%都在赔钱,10%的经销商随时准备撤出;

豪华车品牌宝马的境遇也一样。前不久,有宝马经销商不顾厂商颜面,在成都打出了“最低六折”的广告。经销商说,这仅仅只为了生存;

在深圳,菲亚特车主罗先生去位于罗湖的广汽菲亚特深圳俊诚店,对自己的爱车进行维修保养,却发现这家菲亚特的4S店倒闭了;

……

河南市场也未能幸免,前不久,拥有17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被曝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成为行业内的标志性事件。而行业内现状亦是严峻,以郑州为例,因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前几年引来大量资本进入,出现供大于求,以致部分4S店度日如年。不过,除少量陷入民间金融和杠杆使用过高的入局者,关店之忧不似其他地市城市严重,但两级分化却日趋明显。

      【拥有17家4S店的涌鑫集团已经悄然关门】

在郑州以外的多个城市,4S店生存状况不佳,卖身、关门或艰难度日者皆有,也不乏重压之下寻求突围者。图为目前河南一些城市部分负重汽车4S店,从中或能看到目前整个行业之不易--

多重因素导致4S店难承其重--

其一,经济大环境承压。各行各业都已经感受到了此轮经济调整的压力,汽车行业亦是受到波及,且已经传到在了销售数据上。尽管刚需仍在,但今年一季度的销售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测。公开报道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汽车产销828.08万辆和814.48万辆,同比增长4.12%2.77%,比一季度回落1.1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0个百分点。数据中反映出的是中国的汽车销售状况已经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其二,库存压力巨大。一路高歌猛进的汽车销售骤然放缓,但厂商产能不减,双重挤压下,经销商备受高库存煎熬,这也是为何4S店们宁可赔本也要卖车的主要原因。公开报道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显示今年1-4月,库存预警指数分别为61.9%50.9%67.5%60.5%,始终处于警戒线水平之上。截至4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高于50%。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些汽车品牌增长数据背后,是在经销商高库存重压下力撑起来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库存高企也成为决定4S店生死的重要因素。

其三,资金链紧绷。河南涌鑫集团资金链断裂成为行业爆点,其虽是企业自身有很大关系,但却反映出整个行业的资金使用状况。业内人士都了解,4S店建店成本高,不少经销商融资渠道单一,靠借贷度日,建店投资靠银行贷款,而抵押汽车合格证以获取贷款继续周转已成为业内通用手段,更有甚者,因加入了民间灰色借贷链条而使资金处于极度高压状态,在上述因素的拉扯之下,稍有外力,后果可想。

另外,租金、用人等成本的一路看涨也成为压垮4S店的复杂因素。当下之势,有实力者也感受到了多重压力,身单力薄者已不得不选择“大逃亡”。对于后市,更多积极因素也正在渗入,比如说以厂家为主导的促销、厂家主动削减经销商任务,或能为4S店们分担一点点压力;再比如说期待新一轮保增长中来自国家层面的刺激……(来源:鉴闻 责任编辑:张扬 QQ:602867404 E-mail:dahecc@126.com)

猜你喜欢
返回
顶部